最近放长假, 就在家收拾我的狗窦, 看回了很多小时的东西, 如成绩报告册, 班级照, 同学之间留笔的毕业纪念册, 等等.. 回忆了不少, 丢掉了也不少.
回味回味着, 想想当时的小孩的生活方式和现在的对比, 可真会摇头一两下.
大约1990年至2000年之间的变化, 可真不少.. 很庆幸是其中的一位. 在这期间长大的小孩, 自发力, 智转力, 和自律力.. 可说是很强的.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点. 而我的观点是来自不怎么富裕的家庭.
那为何以上那三点就比较特出? 难道现在的小孩就没有这些能力吗?当然不是完全没有. 只是很明显少了很多很多.
相比之下, 现在的小孩, 很明显的享有过度宠爱. 不管父母是有钱的没钱的, 只要孩子一声或一个举动 “想要”, 做父母的都会想尽方法来圆孩子的梦. 这些, 难道以前就没有发生吗? 有. 只是没这么过度.
这些情况, 通常发生在这些类似父母的身上 >> 就是小时受了不少苦头, 经历10年载的奋斗, 刚刚才有些乐观的收入的一群. 他们大多可能是接近 30岁 – 40岁的年轻父母.
这些父母, 疼孩子. 辛辛苦苦奋斗了半辈子, 一心只想给自己孩子自己能够给的最好的. 为人父母心, 这是很正常. 可能以后我也是这一群人. 可是如果这样维持下去, 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. 那就是 “教育”.
教育, 并不是孩子三岁就送去幼儿所学ABC123. 也不是一直想办法为孩子报读最厉害名胜响当当的小学, 中学, 大学. 一直努力花费金钱给孩子补习以便考试排前面. 补到头脑烧了, 也要补.
教育是应该花心思在于孩子的心灵品格上有正面的成长. 一个高考横扫全A的学生, 可能是个缺乏同情心的人. 一个出色的律师/专科医生, 可能是个向钱看齐多过为人服务的人.一个会赚钱高学历, 但是没品格心灵阴暗, 一样不是人啊…
有教无育, 无教只育, 只将会为社会制造更多对前景不知所措, 未能贡献就要求奖赏的一群年轻人.
而且以后科技更发达, 更多重要的程序被数码省略掉, 长久下去, 自发力, 智转力, 和自律力大幅下跌, 那时就更多悲剧发生了.